| 
 ■ 代表作品(发表文章、出版著作、课题) 
一.研究课题:(完成科研课题30项) 
1、《中国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文化相互影响的研究》主持,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5月(省部级) 
2、《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正面垫球技术专门化知觉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04年5月(省级部) 
3、《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规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09年7月(省部级) 
4、《高等院校体育系统电子手段信息化管理科学模式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05年8月(省部级) 
5、《五年制实验班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5月(省级部) 
6、《共轭亚油酸结合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8年9月(省级部) 
7、《我国学校体育保险业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07年9月(省级部) 
8、《长江流域移民新区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科学研究》主持 
9、《河南体育文化产业研究》?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2012.8(省部级) 
10、《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主持,河南省政府招标项目,2012.10(省部级)  
二.论文:(公开发表论文109篇) 
1、《浅析新规则对发球的影响》,        中国排球              1995.3  
2、《浅析膝部以下部位助球的应用现状》中国排球              1996.3               
3、《排球竞赛规则改革思路探讨》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5 
4、《市场经济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体育学刊              2003.4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8 
6、《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规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1 
7、《补充共轭亚油酸与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6(27卷) 
8、《双手前臂挡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防守应用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3 
9、《洛阳竞技体育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甘肃社会科学                       2005.12 
10、《音乐与排球训练》               中国排球                           1996.1 
11、《色彩氛围与排球训练》           中国排球                           1998.2 
三、著作:(出版体育著作43部) 
1、《体育健身与欣赏》,牋?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4 
2、《终生体育与健身》,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4. 
3、《高教体育》,牋牋牋牋?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8 
4、《篮球排球足球游戏》,?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 
5、《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实习探究》, 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7 
6、《排球教学法》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9 
7、《体育游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国家?#21313;一五?#35268;划教材) 
8、《软式排球理论与实践》主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3 
9、《球类运动发展与探究》主编白山出版社,2011.12 
10、《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实习探究》,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7 
四、专利:(国家专利19项) 
1、《体育健身与欣赏》,    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4 
2、《终生体育与健身》,    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4.  
3、《高教体育》,          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8 
4、《篮球排球足球游戏》,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 
5、《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实习探究》,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7 
6、《排球教学法》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9 
7、《体育游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8、《软式排球理论与实践》主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3 
9、《球类运动发展与探究》主编白山出版社,2011.12 
10、《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实习探究》,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7 
五、获奖: 
1、全国体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5); 
2、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 
3、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 
4、河南省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05); 
5、河南省“精品课程”—排球负责人(2005); 
6、河南省第三次创新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 
7、河南省优秀体育教师(1995) 
8、洛阳师范学院优秀管理“一等奖”(2007); 
9、洛阳师范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2011); 
10、洛阳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 培养研究生要求 
1、研究领域: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为宜。 
2、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3、培养层次:体育专业硕士。 
4、培养人数:1-2人。  |